2024新澳门2024原料网1688

深化主题教育 坚定理想信念|主题教育进行时⑤

日期:2023-08-08
浏览次数:

深化主题教育 坚定理想信念


图片


下面一起学习

关于构建新发展格局

全面把握新发展阶段

新发展阶段就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阶段。这在我国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对这个新发展阶段,我们要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全面加以把握。

第一,进入新发展阶段,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大跨越。我说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近代以来,在外国列强入侵和封建腐朽统治下,我国错失了工业革命的机遇,大幅落后于时代,中华民族也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难。鸦片战争之后,中国人民和无数仁人志士不屈不挠,苦苦寻求中国现代化之路。孙中山先生的《建国方略》被称为近代中国谋求现代化的第一份蓝图,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件下,中国现代化没有也不可能取得成功。

中国共产党建立近百年来,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所进行的一切奋斗,就是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党孜孜以求,带领人民对中国现代化建设进行了艰辛探索。一九五四年,周恩来同志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明确指出:“如果我们不建设起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我们就不能摆脱落后和贫困,我们的革命就不能达到目的。”一九五六年,毛泽东同志提出:“我国人民应该有一个远大的规划,要在几十年内,努力改变我国在经济上和科学文化上的落后状况,迅速达到世界上的先进水平。”他还警示,如果搞得不好就会被开除“球籍”。一九六四年十二月,周恩来同志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提出:“从第三个五年计划开始,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可以按两步来考虑:第一步,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由于后来发生了“文化大革命”,当时提出的四个现代化建设没有完全展开。尽管如此,从一九四九年到一九七八年,我们党领导人民在旧中国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有效维护了国家主权和安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迈出了坚实步伐。

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同志提出“三步走”战略,即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解决人民温饱问题,到上世纪末使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到二十一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进入新世纪,在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之后,我们党又提出,到建党一百年时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然后再奋斗三十年,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党的十九大站在新的更高的历史起点上,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分两个阶段推进的战略安排,提出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到第十四个五年规划,一以贯之的主题是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我们走过弯路,也遭遇过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难和挫折,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意志和决心始终没有动摇。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认识上不断深人、在战略上不断成熟、在实践上不断丰富,加速了我国现代化发展进程,为新发展阶段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了实践基础、理论基础、制度基础。

第二,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创造了有利条件。“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取得决定性成就,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的大台阶。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突破一万美元,预计二〇二〇年国内生产总值将突破一百万亿元。“三五”时计有五千五百七十五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今年底将历史性地解决绝对贫困问题。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对外开放持续扩大,生态文明建设成效之大前所未有。我国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超过十三亿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近十亿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可以肯定,“三五”规标将期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将如期实现。

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战,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向前迈出新的一大步,实现了从大幅落后于时代到大踏步赶上时代的新跨越。

第三,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许多重要特征。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邓小平同志说过:“我们搞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我们建设的社会主义,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我们所推进的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国情的中国特色。第一点,我国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我国十四亿人口要整体迈入现代化社会,其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的总和,将彻底改写现代化的世界版图,在人类历史上是一件有深远影响的大事。第二点,我国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我国现代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自觉主动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分配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第三点,我国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我国现代化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第四点,我国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我国现代化注重同步推进物质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否则资源环境的压力不可承受。第五点,我国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一些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走的是暴力掠夺殖民地的道路,是以其他国家落后为代价的现代化。我国现代化强调同世界各国互利共赢,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努力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作出贡献。实践表明,中国式现代化既切合中国实际,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也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我国要坚定不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公司名称:2024新澳门2024原料网1688 办公地址:西安市碑林区建设西路232号 咨询电话:029-68319769 网址:http 邮箱:public@zmdxkj.com
微信公众号
陕ICP备18007186号   陕公网安备 61019402000043号 Copyright    2024新澳门2024原料网1688
2024新澳门2024原料网1688
2024新澳门2024原料网1688

深化主题教育 坚定理想信念|主题教育进行时⑤

日期:2023-08-08
浏览次数:

深化主题教育 坚定理想信念


图片


下面一起学习

关于构建新发展格局

全面把握新发展阶段

新发展阶段就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阶段。这在我国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对这个新发展阶段,我们要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全面加以把握。

第一,进入新发展阶段,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大跨越。我说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近代以来,在外国列强入侵和封建腐朽统治下,我国错失了工业革命的机遇,大幅落后于时代,中华民族也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难。鸦片战争之后,中国人民和无数仁人志士不屈不挠,苦苦寻求中国现代化之路。孙中山先生的《建国方略》被称为近代中国谋求现代化的第一份蓝图,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件下,中国现代化没有也不可能取得成功。

中国共产党建立近百年来,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所进行的一切奋斗,就是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党孜孜以求,带领人民对中国现代化建设进行了艰辛探索。一九五四年,周恩来同志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明确指出:“如果我们不建设起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我们就不能摆脱落后和贫困,我们的革命就不能达到目的。”一九五六年,毛泽东同志提出:“我国人民应该有一个远大的规划,要在几十年内,努力改变我国在经济上和科学文化上的落后状况,迅速达到世界上的先进水平。”他还警示,如果搞得不好就会被开除“球籍”。一九六四年十二月,周恩来同志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提出:“从第三个五年计划开始,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可以按两步来考虑:第一步,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由于后来发生了“文化大革命”,当时提出的四个现代化建设没有完全展开。尽管如此,从一九四九年到一九七八年,我们党领导人民在旧中国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有效维护了国家主权和安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迈出了坚实步伐。

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同志提出“三步走”战略,即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解决人民温饱问题,到上世纪末使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到二十一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进入新世纪,在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之后,我们党又提出,到建党一百年时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然后再奋斗三十年,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党的十九大站在新的更高的历史起点上,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分两个阶段推进的战略安排,提出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到第十四个五年规划,一以贯之的主题是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我们走过弯路,也遭遇过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难和挫折,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意志和决心始终没有动摇。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认识上不断深人、在战略上不断成熟、在实践上不断丰富,加速了我国现代化发展进程,为新发展阶段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了实践基础、理论基础、制度基础。

第二,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创造了有利条件。“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取得决定性成就,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的大台阶。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突破一万美元,预计二〇二〇年国内生产总值将突破一百万亿元。“三五”时计有五千五百七十五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今年底将历史性地解决绝对贫困问题。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对外开放持续扩大,生态文明建设成效之大前所未有。我国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超过十三亿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近十亿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可以肯定,“三五”规标将期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将如期实现。

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战,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向前迈出新的一大步,实现了从大幅落后于时代到大踏步赶上时代的新跨越。

第三,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许多重要特征。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邓小平同志说过:“我们搞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我们建设的社会主义,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我们所推进的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国情的中国特色。第一点,我国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我国十四亿人口要整体迈入现代化社会,其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的总和,将彻底改写现代化的世界版图,在人类历史上是一件有深远影响的大事。第二点,我国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我国现代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自觉主动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分配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第三点,我国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我国现代化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第四点,我国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我国现代化注重同步推进物质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否则资源环境的压力不可承受。第五点,我国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一些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走的是暴力掠夺殖民地的道路,是以其他国家落后为代价的现代化。我国现代化强调同世界各国互利共赢,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努力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作出贡献。实践表明,中国式现代化既切合中国实际,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也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我国要坚定不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024新澳门2024原料网1688
关于我们通知公告
产品服务联系我们
党群纪检邮箱登录
新闻动态